如夢令(史湘云) 豈是繡絨殘吐?卷起半簾香霧。
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別去! [注釋] 1.繡絨——喻柳花。
殘吐——因殘而離。
詞寫春光尚在,柳花乃手自拈來,所以說“豈是殘吐”。
后人不曉詞意,妄改“殘吐”為“才吐”(程高本),變新枝為衰柳,與全首境界不合。
明代楊基《春繡絕句》:“笑嚼紅絨唾碧窗”。
2.香霧——喻飛絮蒙蒙。
3.拈——用手指頭拿東西。
鵑鳴燕妒——以拈柳絮代表占得了春光,所以說使春鳥產生妒忌。
4.莫放——庚辰本作“莫使”,與前句“空使”用字重復,且拈絮是想留住春天,以“莫放”為好。
從戚序本。
南宋詞人辛棄疾《摸魚兒》詞:“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寫蛛網沾住飛絮,希望留住春光,為這幾句所取意。
[鑒賞] 《柳絮詞》又都是每個人未來的自況。
我們知道,湘云后來與衛若蘭結合,新婚是美滿的,所以詞中不承認用以寄情的柳絮是衰殘景象。
對于她的幸福,有人可能會觸痛傷感,有人可能會羨慕妒忌,這也是很自然的。
她父母雙亡,寄居賈府,關心她終身大事的人可能少些,她自詡“纖手自拈來”,總是憑某種見面機會以“金麒麟”為信物而湊成的。
十四回寫官客為秦氏送殯時曾介紹衛若蘭是“諸王孫公子”,可見所謂“才貌仙郎”也必須以爵祿門第為先決條件,不能想象如史湘云那樣的公侯千金會單憑才貌選擇一個地位卑賤的人作為自己的丈夫。
詞中從占春一轉而為惜春、留春,而且情緒上是那樣地無可奈何,這正預示著她的所謂美滿婚姻也是好景不長的。
現在十字繡市場品牌繁多 魚龍混雜 告訴你幾個我知道的牌子1.情絲針藝 在義烏 質量比較好價格較低2.愛麗娜 在義烏價格同情絲針藝 質量較差 3.飛天在山東 價格較低 質量同愛麗娜 4.春天中上等品牌質量 價格相對較高 最差品牌 金鑫 回歸鳥天福質量較低價格不低 進貨要求 基本相同 每次貨款1萬以上 成批發貨
內蒙古的生活和服飾有什么特點
在村鎮和城市和中國北方地區的人別無二致。
在牧區,牧民多穿蒙古袍。
CopyRight 2019 武漢小墨定妝美業教育學校 版權所有 鄂ICP備16008474號 XML地圖 網站地圖